江西胖闭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找總結網(wǎng) > 工作總結 > 教師工作總結 > 2020年物理教學總結與反思

2020年物理教學總結與反思

| 找總結網(wǎng)2

2020年物理教學總結與反思

在我讀過的書籍中記得,華師大葉瀾教授曾說過:“一個教師寫一輩子教案不一定成為名師,如果一個教師寫三年反思則可能成為名師。”由此可見在教學實踐中應不斷的進行課后總結自我反思,促進自己專業(yè)成長,同時也使我們的工作更有趣和充實課后反思是教師對所授課程的一種補充。好的課后反思可以起到承上啟下、畫龍點睛之作用,再完美的課堂教學或多或少都會留下這樣、那樣的缺憾。如何進行課后反思,課后反思要反思什么?從近幾年的教學反思中,歸納了幾點:

一、內容的反思

教師的授課必先確定授課的內容是什么,重點、難點如何把握,時間和內容如何合理的分配。但在一堂課或一個單元的教學過程中,往往會出現(xiàn)深度與淺度相差懸殊,師生互動交流并非融洽,教法與學法相脫節(jié)的現(xiàn)象發(fā)生。通過對一堂課或一個單元的課后反思,就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失誤,可對下一知識點的教學產(chǎn)生催化的作用。如我在講授九年級“壓強和浮力”一章的內容時,在講授壓強時,通過練習讓學生從中了解密度均勻、高度相同、粗細均勻的物體在平面上產(chǎn)生的壓強與其底面積無關。這樣,在液體壓強的教學中,對液體壓強的大小與液體的高度和密度有關,而與液體的多少無關的認識有了一個鋪墊的作用,對液體壓強的計算公式也有了一個說服作用。

二、人的反思

教學的本質是師生交往的過程,是師生通過課堂對話在交往與溝通活動中共同創(chuàng)造意義的過程。因此,課堂教學的好與差,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參與教學活動的人。教學活動中師生的角色是否投入,師生的情感交流是否融洽,學生是否愉快地投入課堂的全過程、是否深切地感受學習活動的全過程,并升華到自己精神的需要是檢驗的標準。在大氣壓強的教學中,我先設計了幾個問題:你感受到大氣壓的存在了嗎?你能證實它的存在嗎?它的大小受哪些因素影響呢?使學生自始至終都興趣盎然,精神飽滿地投入學習,在反思中要回想教師、學生是否達到教學設計的情感狀態(tài),有沒有更有效地途徑發(fā)展創(chuàng)造精神和創(chuàng)新能力。

物理教學總結與反思(2)

一、構建物理學科的知識結構,把握各部分物理知識的重點、難點

高一力學是基礎,電學與熱學中的許多復雜問題都是與力學相結合的,因此一定要熟練掌握力學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規(guī)律,以便在復雜問題中靈活應用。力學可分為靜力學、運動學、動力學以及振動和波。

靜力學的核心是質點平衡,只要選擇恰當?shù)奈矬w,認真分析物體受力,再用合成或正交分解的方法來解決即可。一般來說三力平衡用合成,畫好力的合成的平行四邊形后,選定半個四邊形———三角形,進行解三角形的數(shù)學工作就行了。

運動學的核心是基本概念和幾種特殊運動?;靖拍钪校獏^(qū)分位移與路程,速度與速率,速度、速度變化與加速度。幾種運動中,最簡單的是勻變速直線運動,用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公式可直接解決;稍復雜的是勻變速曲線運動,只要將運動正交分解為兩個勻變速直線運動后,再運用勻變速公式即可。對于勻速圓周運動,要知道,它既不是勻速運動(速度方向不斷改變),也不是勻變速運動(加速度方向不斷變化),解決它要用圓周運動的基本公式。

力學中最為復雜的是動力學部分,但是只要清楚動力學的3對主要矛盾:力與加速度、沖量與動量變化和功與能量變化,并在解決問題時選擇恰當途徑,許多問題可比較快捷地解決。一般來說,某一時刻的問題,只能用牛頓第二定律(力與加速度的關系)來解決。對于一個過程而言,若涉及時間可用動量定理;若涉及位移可用功能關系;若這個過程中的力是恒力,那么還可用牛頓第二定律加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公式來解決。但是這種方法,要涉及過程中每一階段的物理量,計算起來相對麻煩。如果能用動量定理或機械能守恒來解就會方便得多,因為這是兩個守恒定律,如果只關心過程的初末狀態(tài),就不必求解過程中的各個細節(jié)。那么在什么情況下才能用上述兩個定律呢?只要體系所受合外力為零(該條件可放寬為:外力的沖量遠小于內力的沖量)時,體系總動量守恒;若體系在某一方向所受合外力為零,那么體系在這一方向上的動量守恒。

二、下大力氣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思維習慣、學習習慣和解題習慣。

在平時教學中,做過多次的個案分析,發(fā)現(xiàn)本校學生的思維的深度、廣度和邏輯性思維能力有待大幅度提高。在講解典型計算題時,抓住規(guī)范化要求的流程,統(tǒng)一要求,集中訓練,有效地解決了有關步驟會而拿不到分的情況,可以有針對性地進行單獨的審題專項訓練。有意識地將板塊知識的計算題,專門進行審題過關練習。將題目全部兩倍行距印制成講義,然后讓學生審題,題干每句話中,確定為關鍵詞的,用“☆”表示,確定為已掌握知識的用“△”,確定可以畫出過程圖或力圖的用“○”并在題目之間的間隙處畫出過程圖或力圖并標出相關的物理量,凡自己加標的物理量用“?”標記。讓學生在“審題”講義批改后的基礎上,清楚地勾畫出過程,并特別要求寫出文字說明,其格式統(tǒng)一要求為“對誰,在哪個過程,怎么樣”并且寫出貼合題目意思的方程式。由于高考物理試題屬于“踩點給分”即分步判分方式。經(jīng)過這樣的訓練,即使由于題目情境或各種原因引起答題有諸多錯誤,但可以實現(xiàn)學生會的部分,盡可能拿到分。

三、循序漸進,小跨度進行變式訓練。

為了學生理解問題的全面性,以及防止思維定勢發(fā)生,在原有題的基礎上進行適當?shù)淖兪接柧毷潜匾?。但有時處理不當,也會反受其亂。因為,很多時候的變式訓練由于情境及題設條件的變化常常會使學生摸不著門,想象中學生應當可以解答,實際情況并非如此。比如說:用牛頓定定律解答力學問題時,問題情境是水平面上的物體,現(xiàn)改為豎直面上,如果不涉及摩擦力,還可以,如果有摩擦力的話,往往會直接加大題目的難度。如果再依照同樣的思路改為斜面上的運動物體,就更難了。這樣的變式練習其實也還是事倍功半的。因此,變式練習也要小跨度進行,最好情境設置和方法設置上進行平行變動。

同時,為了讓學生體會命題者的真正意圖,我在變式訓練時,也常采用明確的方法進行“層層加碼”。如力學復習時,進行統(tǒng)一的約定,如常規(guī)題,先做“平”的,再做“豎”的,最后再做“斜”的。界面是這樣變式,力的方向也是這樣變式。這樣做的目的是讓學生在審題時,也能自覺地去體會編題者的意圖,讓學生解答一類的效益一定是大于幾道題的。總之,內地西藏班的高三物理教學,畢竟西藏學生是用漢語在學物理,對他們來說,成長環(huán)境等各個方面與漢族學生無法相比的。我們內地西藏班校的物理教師,就應該基本撇開以往教學經(jīng)驗上的漢族學生和內地題目的干擾,認真分析學生的具體能力,不急躁,不盲目趕復習進度、強度和難度。自成系列,自編題目,把每堂課都落到實處。這樣,在原有基礎上大幅度提高高三物理課堂教學的效益還是完全可以實現(xiàn)的。

四、 重視基礎知識創(chuàng)新教學與轉變課堂學習方式

扎實的基礎知識是學生學習和掌握專業(yè)知識與技能技巧的基點,是創(chuàng)新素質形成的基礎。創(chuàng)新教學決不是輕視或排斥基礎知識教學 ,知識策略就是在創(chuàng)新教學中以基礎知識為載體,把創(chuàng)新素質的培養(yǎng)目標落實在各個知識點的教學上。要求學生既要勤奮學習基礎知識,又要注意掌握創(chuàng)新方法。要求教師在教學時既要引導學生加強各知識點之間的聯(lián)系,創(chuàng)造性地進行歸納和綜合,又要引導學生運用創(chuàng)新方法去構建知識結構,形成知識網(wǎng)絡,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如引導學生把高中物理中關于到處電磁污染、噪聲污染、光污染的知識進行歸納,分析當?shù)丨h(huán)境污染產(chǎn)生的原因并提出其對策。這樣以知識為載體,從“人文的角度”來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素質和綜合素質。

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是新課程改革的核心任務之一。學生的學習方式?jīng)Q定于教師的教學方式,因此,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是以教師的教學方式轉變?yōu)榍疤岬?。過去我們的課堂教學主要是以“灌輸——接受”式教學模式為主,學生的學習方式也主要是以“聽講—背誦—練習—再現(xiàn)教師傳授的知識”學習 模式為主,學生完全處于一種被動接受的狀態(tài),教師注重的是如何把知識、結論準確地給學生講清楚,學生只要全神貫注地聽,把老師講的記下來,考試時準確無誤地答在卷子上就算完成了學習任務。這樣學生的學習純粹成了被動接受、記憶的過程,這種學習窒息人的思維和智力,摧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扼殺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就是要改變這種狀況。

根據(jù)教育心理學的規(guī)律,我們知道學生的學習方式有接受和發(fā)現(xiàn)兩種。兩種學習方式都有其合理性和存在價值,彼此也是相輔相成的關系,但是由于過去過分強調接受和掌握,冷落甚至忽視學生發(fā)現(xiàn)和探索的自主過程,使學生喪失學習興趣。因此,轉變學習方式,變“機械的接受性學習”為“有意義的接受學習”和“主動學習”,同時,把學習過程中的發(fā)現(xiàn)、探索、研討等認識活動凸現(xiàn)出來,使學習過程更多地成為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討論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通過開展研究性學習、參與性學習、體驗性學習和實踐性學習等,實現(xiàn)學習方式的多樣化,實現(xiàn)由被動接受性學習向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等學習方式的多樣化轉變。

五、高三復習策略

1、全面復習,打好基礎。高三復習要設法落實每一知識點,強化學科雙基,只有強化雙基才談得上能力,談得上多元目標。由于時間緊,帶領學生復習應重在概念、理論的剖析上,側重在核心和主干知識的基礎上,落實每一個知識點。

2、指導學生,學會復習,提高能力。學生應自覺編織知識網(wǎng)絡,自己總結,強化用已學知識解決未學問題,再進一步提高到用新學知識解決未學問題。理綜物理考試雖然考查得比較基礎,但題目比較新,基本上是沒有做過的原題,故學生應該掌握總結、檢索、遷移、演繹、推理和歸納等學習方法,將知識轉化為能力。

3、創(chuàng)新、質疑,強調聯(lián)系實際,強化實驗。建議在高三復習階段重做高中階段已做過的重要實驗,開放實驗室,但不要簡單重復。即了解實驗目的、步驟和原理;會控制條件(控制變量)、會使用儀器、會觀察分析、會解釋結果得出相應結論,并會根據(jù)原理設計簡單的實驗方案。以實驗帶復習,設計新的實驗。進一步完善認知結構,明確認識結論、過程和質疑三要素,為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科學精神打下基礎。學會正確、簡練地表述實驗現(xiàn)象、實驗過程和結論,特別是書面的表述。

4、進一步深化學科之間的聯(lián)系,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理科綜合的命題指導思想是以能力測試為主導,由“以知識立意為主”向“以能力立意為主”轉變,注重創(chuàng)新。教師在教學中,應結合具體的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學生的實際認知能力,實施以學生為主體的開放式教學,點燃學生探求知識的火花,激發(fā)他們的創(chuàng)造興趣,教師則不斷地“誘導、激勵、點撥”,從而達到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目的。

5、嚴格規(guī)范,認真審題,減少失分。例如計量單位規(guī)范、實驗操作規(guī)范、學科用語規(guī)范和解題格式規(guī)范。

6、經(jīng)常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心理輔導,讓他們遠離學習上的困擾,輕松備考。

3205 德江县| 慈利县| 江津市| 巴彦淖尔市| 永清县| 湟中县| 和田市| 呈贡县| 三门县| 平泉县| 武城县| 芦山县| 岳阳市| 沾化县| 桓仁| 临城县| 嘉祥县| 繁昌县| 阿鲁科尔沁旗| 金阳县| 灌云县| 望奎县| 荔波县| 扎兰屯市| 都匀市| 宝山区| 乾安县| 诸暨市| 嵊泗县| 栖霞市| 武川县| 南投市| 霍邱县| 珲春市| 连州市| 城口县| 新民市| 岗巴县| 扎兰屯市| 防城港市| 黎平县|